1、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,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。
2、又称开中法。
3、开中之制系沿袭宋、元制度,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,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,充实边境军粮储备。
(资料图片)
4、洪武四年(1371)制定中盐例,根据里程远近,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(二百斤)盐引。
5、此例以后随形势变化、米价高低而不断有所变动。
6、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、守支、市易三步。
7、报中是盐商按照明政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,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,向政府换取盐引;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,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;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。
8、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,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,生产粮食,就地入仓换取盐引,便于更多地获利。
9、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,故又称商屯。
10、明初商屯东到辽东,北到宣大,西到甘肃,南到交■,各处都有,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。
11、根据明朝政府的需要,除用粮米换取盐引之外,有时也可用布绢、银钱、马匹等换取,但以粮换取是主要形式。
12、宪宗成化年间停止各边开中法,令盐商于户部、运司纳粮换取盐引。
13、当时,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败,皇室、宦官、贵族、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,纷纷奏讨盐引,转卖于盐商,从中牟利。
14、这一现象被称为“占窝”。
15、这种现象愈演愈烈,破坏了开中制度,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,改革盐法以弥补国家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。
16、孝宗弘治时,叶淇为户部尚书,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,交纳于运司,解至太仓,再分给各边,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,致太仓银多至百余万,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。
17、因此边地盐商大都举家内迁,商屯迅速破坏,边军粮食储备也因此大减。
18、明世宗时,杨一清又请召集商人开中,实行商屯。
19、后经多人奏请,穆宗于隆庆二年(1568)以庞尚鹏为右佥都御史,管理盐政、屯田,督办九边屯务,他与陕西三边总督王崇古详细规划在边地推行屯田开中,但因此制败坏日久,已难收得实效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上一篇:天天百事通!安进集团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资讯
- 开中法分三个环节?_开中法 聚看点
- 天天百事通!安进集团
- 世界资讯:小白兔吃东西的故事_爱吃零食的小白兔童话故事
- 世界快讯:洗衣机的尺寸规格尺寸图_洗衣机的尺寸规格
- 裁员潮下,每个人必须了解的3个趋势
- 走读山海聚焦福建 "高质量发展调研行"福建站行程启动
- 【全球热闻】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_关于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概略
- 祝福自己女朋友生日快乐的情话(祝福自己女朋友生日的句子)_焦点热文
科技
-
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-02-07
-
天津: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-02-07
-
守护中国唯一国境“骑马线”的“护路人”: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-02-07
-
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-02-07
-
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-02-07